19世纪末,满清国势弱,很多华人移居槟城,当时包括邱、谢、杨、林、陈五大福建姓氏家族。
他们落地生根后,便建立宗亲会,以宗祠为中心以凝聚各成员。
槟城可谓华族宗祠林立,这些宗祠也称为”公司”。所谓”公司”,即各宗族所设立的祠堂,可供该族群或同姓式的族人,定期聚会或开会之用,它同时也是一座庙堂。
在槟城保留下来维持得比较好的有龙山堂邱公司(Khoo Kongsi)、世德堂谢公司(Cheah Kongsi)、叶氏宗祠(Yap Kongsi)、林公司(Lim Kongsi)。
邱氏家族的龙山堂就是当中保存得最好、最著名的一间。
邱氏公司的“龙山堂”是早期南来华人福建龙海三都境先民1835年兴建的,被称为是世界上最能代表20世纪中国南方传统艺术的建筑。
“龙山堂”的修建聘请闽南最好的工匠,先后用了15年。现在的建筑物为1906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轰炸乔治市,龙山堂部分波及受损。
在二十世纪初,邱公司再度花费四百二十万元(马币),还特定聘请知名的中国匠师专家,重修这座重要的文化资产。
“龙山堂”是新马一带最精致的庙堂建筑,色彩斑斓的绘画和鬼斧神工的雕刻,都是清末闽南匠师留下的艺术精华,真令人叹为观止,赞不绝口。
“龙山堂”建築物为古老中国式,仿清朝宫殿而立,祠堂分正中的「正顺宫」和两侧的「福德宫」及「浴谷宫」。
中为为大厅就是祠堂,供奉着大佛爷,龙山堂底层为一大厅,专供邱氏家族租用于婚宴、庆典之用。
右边为有个房子恭放着邱氏历代灵牌。
左边为复印堂供奉大伯公。在宗祠对面为一舞台,供酬神演大戏之用。
“龙山堂”屋顶最有特色,以闽南传统技艺剪粘为主,这些用剪碎的瓷片在宗祠的屋顶上黏合出惟妙惟肖的神话故事和人物,自然色彩经久不退。
“龙山堂”飞翘式的屋簷和有着大弧线形状的马鞍山牆,这是典型闽南的纯正的建筑,马鞍是山牆上的图案是彩带绑着书卷和一把剑,意思指着希望子孙都能允文允武,上方还有个蝙蝠就是多福气的意思,我们中国的艺术就是这样的有意思。
屋簷上精彩的灰塑剪粘图画,非常细緻,一幅画就有一个故事,不知道你看出多少故事?
门上、牆上、屋顶上樑柱之间的木雕精緻,龙凤图案栩栩如生。
扫码在手机上阅读